原發表於「與媒體對抗」,http://www.socialforce.tw/phpBB/viewtopic.php?p=662783#662783

Pakistan's mounting identity crisis
[評論]巴基斯坦:日益高漲的認同危機
國際先鋒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June 4, 2008

說明:每次看到亞洲內奧、中東或非洲的不斷出現而顯得重要的外電時,就會考慮到底要不要翻譯?這些國度離我們太遠,和我們沒什麼關聯性,只有「死人」新聞才偶爾出現在媒體。但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能忽略呢?我想,國內很多人有投資印度基金吧,而印巴衝突會在某些時刻會影響印度股市表現。若是國際化、全球化成為台灣最強勢的主流,那麼也應該多把目光從東亞大陸移開,關心其它區域吧。否則,會不斷重複著「巴基斯坦和巴勒斯坦」傻傻分不清的笑話。

《國際先鋒論壇報》非常關注中、南亞的情勢,經常有相關報導和評論。隨著巴基斯坦內部衝突加劇,而中央政府無力解決,近來又發生丹麥大使館的汽車炸彈案,讓全球目光都集中在巴基斯坦。


點選可看原始圖檔
汽車炸彈現場,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原文指出汽車炸彈背後的主因:恐怖主義、塔利班和蓋達組織,也提出解決之道:降低印、巴之間的衝突,和緩巴基斯坦的民族情緒(很多巴國人不「覺得」自己是巴國人),是最佳的第一步。這類似要解決中東的以、阿對抗,就必須先處理以、巴之間的衝突,從病根著手,採取務實的態度。

當然,要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喀什米爾議題達成協議,目前仍見不到曙光。這不就表示原文乃不切實際。其實,巴基斯坦就當代政治學的定義,根本就稱不上一個國家。以台灣為比喻,能想像南投縣不上繳稅金給台北政權嗎?南投的地方自衛隊襲擊台北派來的安全部隊,甚至這安全部隊還紛紛逃難?可以想見這議題有多麼棘手了吧!


更多資訊請見下方的延伸閱讀。

-----我是譯文的分隔線-----

星期一(6/2)伊斯蘭馬巴德丹麥大使館的汽車炸彈,僅是巴基斯坦作為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中心,最近的數個跡象之一。若巴基斯坦首都的該起炸彈的主使者是蓋達組織,官方似乎也如此認為,這反而是強調巴基斯坦需要解決日益高漲的認同危機。

至少從1980年代起,巴基斯坦就陷入癱瘓的矛盾之中。當時巴國的軍事情報局(Inter-Services Intelligence, ISI)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和沙烏地阿拉伯人合作,支持阿富汗與外國戰士對抗阿富汗領土內的蘇聯軍隊。當紅軍1989年撤退,美國失去對阿富汗的興趣後,這些戰士自相殘殺,直到由ISI資助的狂熱塔利班橫掃喀布爾,塔利班也受到奧薩瑪‧賓拉登的支持。
譯註:說實話,塔利班與蓋達組織是美國和巴基斯坦一手培養的!

因為ISI提攜許多聖戰士,隨著班納姬‧布托被刺身亡,去年夏天接管所謂的「紅色清真寺」,不斷攻擊什葉派清真寺、商店與理髮店,巴基斯坦更難以防守恐怖份子的攻擊。

培養塔利班的最初目的是成為阿富汗境內的代理武力,提供巴基斯坦與印度衝突的戰略縱深。非意圖性的後果是伊斯蘭軍閥和蓋達組織共謀,在巴基斯坦全境、甚至能隨心所欲地攻擊伊斯蘭馬巴德。
譯註:巴基斯坦內部紛爭,最重大的原因是民族線的斷層,以及軍系力量過大。

由班納姬‧布托的鰥夫札爾達里,與前總理夏立夫組成的民選、聯合政府,藉由與軍閥協商停火,來處理極端主義者的威脅。他們最近與惡名昭彰的南瓦濟里斯坦的聖戰士首領麥赫蘇德(Baitullah Mehsud)達成協定,而這首領被懷疑是刺殺布托的兇手。此後,塔利班與蓋達越過邊界攻擊的次數就增加。

停火可能換取時間,但無法解決擁有合法性的國家機關,以及支配區域的伊斯蘭軍閥之間地本質衝突。每次當聖職人員與務實伊斯蘭信徒對抗蓋達的恐怖暴力,巴基斯坦需要用盡全力根絕恐怖主義的溫床。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全面性和平是第一步,也應該包括與對塔利班威脅麻痺的阿富汗政府的真誠合作。最後的高潮是社會改革,若有需要,也要在西北邊境省採取軍事行動,結束軍閥和巴基斯坦塔利班的非法統治。
譯註:漫漫長路難行,卻不失為最佳的解決途徑。最近看到相關外電,要掃蕩西北邊境省的巴基斯坦政府軍,傷亡慘重,部分更不聽指揮而自行撤退。

-----我是延伸閱讀的分隔線-----

張錫模,〈中亞情勢不安〉
王崑義,〈巴基斯坦宗教紛爭,反恐路漫長〉
BBC, "Profile: Baitullah Mehsud"

〈重新團結巴基斯坦〉
〈2007‧巴基斯坦:大混亂〉
〈班娜姬‧布托言論集〉
〈塔利班奪取巴基斯坦的領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bert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