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表於「與媒體對抗」,http://www.socialforce.tw/phpBB/viewtopic.php?p=676151#676151

Oil price shock means China is at risk of blowing up
油價衝擊:中國處在爆炸邊緣
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
Ambrose Evans-Pritchard, 07/07/2008

說明:作者Ambrose Evans-Pritchard是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國際商業編輯,曾任《周日電訊報》駐華盛頓主任。詳細資料參見官方網站。譯者也將以本文為基礎,另行發文解釋油價、原物料與經濟之間的關連性。

文章認為中國「製造業」重商主義的發展模式,利用中國廉價勞工參與國際經濟分工,30年來獲致重大的成功;但高度依賴廉價能源,以及相應的全球物流體系是其致命傷,意味著在低油價年代成功的這套模式,在高油價時代絕對行不通。

換言之,高油價痛擊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而僵硬的官僚體系與強調發展至上的統治正當性基礎,讓北京硬著頭皮撐下去,盼望油價的回穩,也試圖擴大內需市場維繫經濟的運作,但目前的成效不彰。北京奧運過後,目前已瀕臨爆炸邊緣的中國的經濟岌岌可危,上海股市的超級熊市正說明了這種悲觀的氣氛。


點選可看原始圖檔
渤海灣的鑽油平台

2008年的高油價衝擊對我們已經夠糟糕了;卻對整個新興亞洲的經濟策略帶來致命威脅。

過去數十年,中國及其衛星國的製造業革命植基於便宜的運輸。突然間,這貿易模式好似過時了。

上海股市自去年10月暴跌56%一點也不意外,這是半世紀來全球最特別的熊市之一。

亞洲的內部貿易是李嘉圖的網絡模式(比較利益),透過商品縱橫交錯的運輸,以利用比較利益,但利潤率是很薄的。

半成品送到中國最後組裝,之後再次運到西方市場的缺點是明顯的。從上海運40呎長貨櫃到鹿特丹的成本,從油價狂飆後提高300%。
摩根史坦利主席史蒂芬‧珍(Stephen Jen)表示,「高度的能源價格飆漲,將是亞洲的『遊戲改變者』」。該區域的貿易模式即將「接受壓力測試」。

能源補貼掩飾著這傷害。儘管全球煤價自2007年初已上漲3倍,中國仍抑制電價,支撐老是虧損的企業,但這僅是推遲困境。

珍說,「當補貼漸漸失效,真實的影響就看得到。」上週,中國提高鐵路運費17%。

大英石油(BP)統計評論指明,中國創造每單位國內生產所使用的能源,3倍於美國、5倍於日本,8倍於英國。

珍表示中國工廠「不注意目前的能源水準」,結果是「非線性的」。用我的話說就是,中國處在爆炸的危險中(at risk of blowing up)。

任何龐大的低科技產品,如家具或鞋子,海運面臨著不斷飆高的航運成本。加拿大帝國銀行世界市場(CIBC World Markets),認為亞洲的外包遊戲已經結束,首席經濟學家傑夫‧魯賓(Jeff Rubin)表示,「不再僅是勞動成本:距離也要成本」。

新華社報導今年廣東關閉2,331間鞋廠,這是總數的一半。

隨著關閉在中國的工廠,北卡的傢俱工業死而復生。工藝王(Craftsmaster)傢俱表示,「我們隨著生產體系的起伏而成功,生產地點的方程式都改變了」。

中國正被三重效應痛擊:商品成本,提高20%的薪資成本,和美、加、英、西、義與法等國降低進口需求等。

評論家警告北京,勿重蹈日本1980年代過度投資邊緣產業的覆轍。共產黨的銀行體系透過廉價的信用:險峻的負利率,換取執政的政治時間。

不論公平與否,北京利用壓低幣值提高市佔率的重商主義政策,已經明顯地到達臨界點(hit the buffers)。

點選可看原始圖檔
黑龍江省的油田一隅

達1.8兆美元的外匯存底,造成貨幣供給的大浩劫。官方的膨貨膨脹率為7.7%,但官方逐漸無法壓制從燃料到肥料的價格。標準渣打的史蒂芬‧葛林(Stephen Green)說,「更多日漸累積的通貨膨脹壓力,超越人們所見。」

通貨膨脹奪取了明日的成長,推遲貨幣緊縮,直到我們現在所處的失控。不考慮兩位數字的波灣地區,越南(通貨膨脹)已達爆炸性的30%,印度、印尼和菲律賓為11%,泰國9%。

當然,油價可能回跌。2007年初沙烏地阿拉伯增產後,油價曾跌至每桶50美元。全球成長減緩,與下半年巴西、亞塞拜然、非洲和墨西哥灣區石油增產的剪刀效應下,可能會緩和飆升的油價。

民主黨主導的國會要痛擊投機客的命令下,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正運作「緊急狀況」,若投資基金確實狂舞,我們將很快地找出來。

我懷疑能源市場被自己所謂的「影子銀行體系」(shadow banking sysytm)獵捕,當信用泡沫破滅,驚訝的管理者也一同受害。
譯註:結構式投資工具的影子銀行體系,不似一般銀行有存款的準備金,面臨危機時的風險比一般銀行高很多。

我也懷疑美國財政部長漢克‧保羅森(Hank Paulson)和歐盟的夥伴,對最近一輪的超級油價牛市(über-bulls)留有驚人一手。那些宣稱衍生商品(原油期貨)不能驅動現貨價格的,忽略一項關鍵。沙烏地阿拉伯與其它使用布蘭特平均報價期貨合約的國家,就以期貨定價;期貨價格正調整現貨價格。

就算油價一、兩年內回跌,國際能源局的中期展望,仍警告原油市場在2012前會供需失衡而更緊繃。扣除控制全球剩餘5-6兆桶原油(已開採1兆桶)的獨裁者後,2012年將是石油高峰(Peak Oil, 又名Hubbert’s Peak):原油產量的頂峰。

無論如何,全球化已經越過頂峰(high-water mark)。鐘擺效應將從中國盪到美國,重商主義者將必須走新的道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bert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