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表於「與媒體對抗」,http://www.socialforce.tw/blog/blog_614__120575.html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因某些「不精確的語言」而雞同鴨講,甚至產生誤會。例如「等一下」、「馬上」、「一下下」等時間副詞的就可以造出讓人不悅的對話。

甲:「等一下啦,快要好了。」
五分鐘後,乙:「好了沒啦,我等很多下了。」
甲:「好啦好啦,馬上就好。」
又五分鐘,乙:「好久喔,馬上也太久了吧。」
甲:「真的好了,再一下下。」
再五分鐘,乙:「@#$%^&*!」(可想見臉上的表情吧!)

如此對話並不陌生,各種場合都有可能(不要想到政治或鹹濕話題)。若某甲直接說:「給我十分鐘。」某乙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時間的長短。特別是,人類多半討厭等待,開個網頁超過五秒鐘,就氣得想關掉;發動機車超過三十秒,就想要踹車子;等個交通事故五分鐘,可能就搖下窗戶咒罵。

有一次修伯特‧魚在等火車,當天因重大平交道事故導致班次誤點,火車站卻僅廣播「因XX事故,班次誤點,請各位耐心等待!」結果,我也忘了等多久,只記得當天晚上開了一列末班車,順利回到新竹。若火車站直接告訴旅客班次延誤而取消,但為服務旅客仍會在排除事故後開末班車,旅客就不會如此埋怨了。換句話說,若我們使用「精確語言」,就可避免上述的窘境。

其實,台灣人不習慣「精確語言」。主因如「詞彙」的定義不明,或根本就不想定義,也使用過多形容詞、口號或不代表特定時間的副詞。以下舉例說明:

1. 詞彙定義不明

某年西子灣大學碩士入學考題為「解釋state、nation和country這三個國家的不同」(很炫吧),沒想到許多政治本科生無法正確分辨。state指涉國家(權力)機關、nation指涉血緣或認同、而country指涉土地或居住處所,想看看台灣的國立大學是用哪個詞?又該用哪個才符合邏輯?(開放討論)

2. 形容詞和口號

當我們描述人、事、物,不應該是「憨厚、奸詐、耗呆」等形容詞,而是原音重現說他做過什麼事情;口號就更不用說了,如「一個中國」、「偉大的民族」、「新十大建設」、「新中間路線」等,以行銷包裝取代探索真相,口號背後的動機與影響就不重要了。

至於副詞已經在前文提過,不予贅述。當然,修伯特‧魚最後要繞回學術界。曾有學者(Susan Strange?)批評學術界花費太多精力定義名詞,例如霸權、結構等常用的論述話語,應該要花更多心力觀察世界,會更有意義。我只能說,台灣學術界還有努力空間!

曾在馬來西亞就任殖民地長官的米克托‧普塞爾(Victor Purcell, 1896-1965),是知名東南亞史與當地華人史學家。他在《1800年後的南亞與東亞》(South and East Asia Since 18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5)的前言,清楚定義南亞、東亞和東南亞,並探索眾多國號的詞源,例如「Indonesia」是19世紀新創的、「Malaya」的意涵也轉變成不包括新加坡等。

我並不贊同要回到辭源學或翻譯學的研究,但必須有基本的認知,例如必須了解上述三種國家的意義。至於日常生活,多使用「精確語言」,少些形容詞、副詞等,應該就足夠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bert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