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表於「與媒體對抗」,http://www.socialforce.tw/phpBB/viewtopic.php?p=696029#696029

Learning from Kennedy
學學甘迺迪總統
德國《明鏡周刊》,Spiegel Online
Gabor Steingart,08/19/2008


45歲的得獎新聞記者Gabor Steingart,目前常駐美國首府,替德國《明鏡周刊》獨家撰寫「西方之翼:白宮之戰」。

說明:喬治亞的南奧塞提亞危機爆發至今,已接近一個月。這場導致上萬人死傷的戰爭,不僅是人道者痛心疾首,多數的戰略學者也憂心忡忡,這是否將拉起「新冷戰」的序幕?亦或僅是俄羅斯強權政治勢力圈再起而已?目前南奧塞提亞仍動盪不安,影響至周邊區域的人民安全與生活作息,當事國、俄、歐與美等仍在討論後續事宜。但最可能的走向將是南奧塞提亞取得高度自治,甚至是國際默契下的「準國家」。

就學術與媒體評論而言,譯者特別喜愛Gabor Steingart的這篇評論,將普丁比擬為俄羅斯的甘迺迪,開創俄羅斯新時代的先鋒。此外,古巴之於美國,作為喬治亞之於俄羅斯的類比,是非常的貼切,更讓人目睹權力政治運作的凶狠本質。


這些日子來,弗拉基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經常被不公平地和史達林或希特勒比較。說實話,普丁是俄羅斯的(前美國總統)甘迺迪。而普丁的古巴就是喬治亞(格魯吉亞)。

俄羅斯入侵喬治亞,令人想起歷史的比較。舉例而言,瑞典外交部長卡爾‧比爾特(Carl Bildt)將普丁比喻成希特勒,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吉比格涅夫‧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則感受到史達林對芬蘭的總總作為。


俄羅斯總理弗拉基米爾‧普丁

然而,這些類比多反應西方人的情緒,而非是關於普丁。儘管乍聽之下可能太大膽,且美國人不喜歡;但普丁最近的行動,絕對可讓人聯想到1961-62年的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古巴飛彈危機)。

首先,年輕的甘迺迪(43歲當選)被化身為新美國,強硬的普丁則標誌著俄羅斯的復興。甘迺迪與普丁同樣地深受該國人民愛戴。

其次,甘迺迪實際上將主權國家歸類成第一與第二等級,假定大國有權對後院,如古巴有發言權(決定權)。普丁分享同樣的觀點,對喬治亞有發言權。我們稱美國這樣的行為是「支配」(dominant),而俄羅斯則是侵略(aggressive),但這是同一件事情。

第三,想想甘迺迪勢力範圍內的軍事後果,普丁亦是如此。甘迺迪對古巴所做所為,比普丁對喬治亞來的多。1961年春天,美國中央情報局支持古巴流亡人士在吉隆灣(Playa Girón)登陸的豬羅灣事件(Bay of Pigs),甘迺迪意圖武力改變哈瓦納(古巴政權)的政治體制,而普丁暫時沒有這樣對喬治亞。然而,普丁毫無疑問地渴望拉下喬治亞總統的強度,就如同甘迺迪要推翻古巴獨裁者卡斯楚那般。

改變哈瓦納政治體制的努力落空,但甘迺迪仍拒絕承認古巴的主權。當蘇聯開始在古巴部署核子彈頭,甘迺迪威脅攻擊古巴。1962年10月,直到蘇聯共黨總書記赫魯雪夫承認古巴是美國後院,並於10月28日星期天命令撤回飛彈之前,全球屏息以待核子大戰。

美國國務卿康得麗莎‧萊斯(Condoleezza Rice)與布希總統日前表示,比起20世紀,今日有其它適用的法律。這聽起來非常有理,卻不是真的,只要看看古巴案例就知道。

美國仍將處在石器時代的共產主義加勒比海島國(古巴)視為敵人。美國公民暨不能參觀國小民貧的古巴,也不能與國內生產毛額僅佔美國皮毛的古巴貿易。古巴雪茄被視作違禁品,任何吸食的美國人都被視為叛國賊。

對美國與俄羅斯人而言,令人欣慰的消息是類似的:兩國想要的沒什麼不同。他們所想、所做、甚至所說的都很類似,名之為強權政治(power politics)。

歐洲的任務是預防衝突情勢加劇。此時,北約(NATO)擴張到俄羅斯前院並不會增加安全,僅會提高歐洲的緊張局勢。古巴危機之後,仍要等待10年才轉為低盪(détente,和解之意)政策,或許喬治亞危機到和解用不著另一個10年。

喬治亞怎麼囉?有鑑於俄羅斯的利益,並不意味著要背叛民主政體。目前尚未論及喬治亞的國家完整性,但為了喬治亞的好,應當緩和親美的言論。

看看古巴吧,喬治亞總統你可寬心了,甘迺迪已掛,但共產主義長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bert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