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表於「與媒體對抗」,http://www.socialforce.tw/blog/blog_614__122364.html

九十年前,波蘭人奮勇而起遏止蘇聯軍隊的侵略,當時的波蘭是剛復國的困苦國度,雖然受到法國的援助,卻遠非蘇聯的對手。想想今日的台灣,處境遠勝於九十年前的波蘭,卻要自縛手腳,先後提出外交休兵、區對區關係、不抗議《華盛頓公約》將台灣歸在中國底下、提名一國兩制的大法官等。遙想著當年的波蘭,這個歷史上曾被瓜分三次的古老國度(當時僅兩次,第三次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是多麼渴望擁有自己的國家,一個康樂富足的國家、一個免受蘇聯威脅的國家。

台灣,學學九十年前的波蘭吧!

為什麼要挑在今日發文呢?因為今日是中國共產黨建政59週年(1949)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紀念日。毛澤東說:「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句話貼切地表達中國共產黨的史觀。諷刺的是,現在的「十一」是中國人民長假旅遊的好時機,更是不少台灣商人引頸企盼龐大(還是不滿每日三千人)中國觀光客的商機。

其實,站在中國共產黨建政59週年往前看60週年,是有些不安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快速增加的國防預算和不透明的戰略意圖,台北方面的外交休兵與防衛固守,也極可能棄守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最後底限。台灣海峽現狀(status quo)還能維持多久,又以誰想要的型態維持,會是越來越棘手的議題。

不過,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的日子,還是說個歷史故事:波蘇戰爭(1919-1921)遏止共產黨西進,作為鼓舞台灣人民的歷史借鏡。另外,這篇文章本來是課堂報告,現略經刪節與修正,與更多人分享;如需原始檔案,請留言索取。若嫌文章又長又臭,或可直接跳到文末的心得分享。


-----我是波蘇戰爭的分隔線-----

下文這種顏色的字體,是對台灣現狀的補充說明。

壹、波蘇戰爭之前的局勢分析

波蘭、俄國與協約國,尤其是法國特別重要,因此波蘇戰爭前的局勢分析,將以這三國的外交與軍事政策作為最主要的對象。


一、波蘭

波蘇戰爭對於波蘭而言,是第一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 1914-18)的延續。1916年11月5日,中歐同盟(Central Powers)就承認波蘭的獨立,當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國戰敗之後,畢蘇斯基(Józef Pi?sudski, 1867-1935)就任波蘭軍隊總司令,宣布自己為波蘭政府的領袖,並通知所有交戰國與中立國:波蘭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1919年12月8日巴黎和會決議,協約國同意重建波蘭,並劃分其與蘇聯的臨時分界線。不過波蘭聲稱要恢復1772年的舊有邊界,並且使波蘭成為東歐地區的反蘇維埃同盟與反德國的領袖國家。在波蘇戰爭爆發前,波蘭已經與烏克蘭、立陶宛、捷克斯拉夫與德國等因領土問題,爆發衝突與戰爭。可見波蘭對於恢復既有領土的決心十分堅強。

說明:台灣人有這種決心嗎?就我個人的認知,台灣獨立運動絕非追求免於中國的威脅(free from China),更要追尋自由、平等與正義的國度(free to somewhere)。


二、法國

除了日本之外,法國是最後停止干涉俄國(紅白大對抗)內戰的國家。法國所擔心的事情有二,第一是曾經將許多錢借給帝俄政府,害怕無法收回債款;第二是害怕德國報復凡爾賽和約(Versailles Treaty, 1919)對德的不利,促使德國與共產黨聯手。因此法國對於東歐的外交政策有二,亦即介入俄國內戰,收回債款;另一方面建立強大的波蘭,作為從東方威脅德國的同盟國。對於波蘭而言,法國就是貸款與軍火的最佳來源,波蘇戰爭中,法國的軍事物資與軍事顧問團協助波蘭,並在往後的十餘年間,兩國保持極為密切的關係。

說明:從當時的法國,會聯想到目前的哪個國家呢?


三、俄國

布爾什維克政權成立之後,面對德國強大的軍事壓力下,將烏克蘭與波羅的海各省割讓給德國,雖然在德國被擊潰後就撕毀該條約,但蘇維埃領導者認清一件事情,亦即軍事上的衰弱容易招致外來的攻擊,世界性的共產革命不足以鞏固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而且資本主義國家將不斷地努力推翻布爾什維克政權。尤其是在1919年底,白軍主要領導人高爾察克(Kolchak, 1874-1920)與狄尼金(Denekin)分別被擊潰,俄國內戰進入尾聲,確認蘇維埃與紅軍贏得俄國統治權之後,蘇維埃政權便認真重新組織與武裝紅軍。史達林(Joseph V. Stalin, 1879-1953)對當時外交政策的重點可歸納成四點,一、為達成分化帝國主義者的目標,應盡量利用周圍資本主義集團與政府間的矛盾與衝突;二、不惜一切的痛苦與手段,協助西方的普羅階級革命;三、加強東方的民族解放運動;四、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加強紅軍的實力。

說明:史達林的四項外交重點,絕對適用在中國對台灣的關係。一、為達成中華民族大一統的目標,應儘量利用國家認同有所衝突的台灣人民;二、不惜一切的痛苦與手段,協助台灣的親北京勢力;三、加強吸引台灣內部的中國認同,包含經濟、政治、社會到文化等各層面;四、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加強解放軍的實力。

此外,列寧(Vladimir Lenin, 1870-1924)與托洛斯基(Leon Trotsky, 1879-1940)認為德國是世界革命的總樞紐,因為她是歐洲的戰略重心,只要贏得德國,其它的歐洲就可以征服,其後地中海、中東、非洲與新世界都會在共產主義的掌握之中。而波蘭正擋在俄國與德國之間,成為俄國西進的障礙。

說明:台灣擋著北京通往西太平洋的道路,台灣議題不是中國內政議題,而是西太平洋的安全議題。

貳、波蘇戰爭

波蘇戰爭是波蘭與俄國從1919年到1921年一連串的戰爭,但最主要的時間是1920年4月到10月,又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4月25日至8月12日,是波蘭發動攻擊,但最後退到首府華沙(Warsaw)附近;第二階段是8月13日至25日,為著名的華沙會戰(Battle of Warsaw, or sometimes called as Miracle of the Vistula),決定性的扭轉波蘭的劣勢,俄軍慘敗潰逃;第三階段是8月26日至10月10日,雙方簽訂休戰協定為止。本文將依上述波蘇戰爭的三個階段,對軍事行動與外交折衝做簡單的說明。


第一階段

1920年4月25日,波蘭軍事領袖畢蘇斯基發動基輔作戰(Operation Kiev)目標是攻佔基輔城,之後向北旋轉對付俄國軍事將領圖哈契夫斯基(Mikhail Tukhachevsky, 1893-1937),後者面對他的左翼。畢蘇斯基率領波蘭軍隊、兩師烏克蘭部隊與一些羅馬尼亞部隊,共約十二萬人;俄軍估計有二十萬人。5月7日,波軍佔領基輔,達成作戰的目標。

然而,俄國將領托洛斯基對此戰爭卻有不同的觀點,他認為「波蘭布爾喬亞階級對抗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工農階級的戰爭,結果一定會為波蘭造成一個勞動者的革命……波軍的右翼向烏克蘭愈深入,則愈將引起烏克蘭人的反抗,於是在紅軍集中打擊之下,波軍也就會失敗得更慘了。」從5月15日開始反擊之後,俄軍便節節勝利,直到7月4日,圖哈契夫斯基展開大規模的拂曉攻擊,14日佔領波蘭北方據點維爾拿(Wilno),一直到8月12日逼近首府華沙附近。

這時期各種證據都顯示波蘭將被俄國擊潰,除了軍事上的挫敗,來自西方協約國的各種軍事物資援助也無法及時送入華沙,亦即國際政治情況也對波蘭不利。在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與德國,工人們都拒絕讓軍火通過領土運往波蘭;英國工黨也散發傳單聲明大不列顛工人決不協助該戰爭;法國的社會黨人也反對法國協助波蘭。英國外交大臣寇松(George Nathaniel Curzon, 1859-1925)在7月12日代表協約國致電蘇俄建議停火,波蘭的潰敗只是時間的問題。


第二階段

從8月13日到25日,短短兩週時間的會戰稱為華沙會戰,也稱為維斯特拉河(Vistula)的奇蹟。波蘭方面的作戰計畫是畢蘇斯基力排眾議所完成的,利用俄軍將兵力集中在華沙與其東南方約200公里的羅佛(Lviv),中間聯繫的兵力極為薄弱,因此他相信只要華沙與羅佛能阻止敵人的入侵,就可以將軍隊從中間的地布林(Dublin)與盧布林(Lublin)插入,打擊俄軍脆弱的中央部份,並向北逆時鐘迴旋攻擊包圍華沙的俄軍右翼。

俄軍方面並沒有統一的作戰計畫,受限於位於華沙附近的右翼之圖哈契夫斯基與羅佛附近左翼之顏果羅夫(Aleksandr Yegorvo, 1883-1939)的指揮並不一致,前者想從華沙的北方入侵,切斷華沙與但澤(Danzig)的聯繫,因此需要左翼協助掩護。後者卻只想從羅佛往西進攻,並將戰爭帶往羅馬尼亞境內。

在兩週的會戰期間,俄軍逐步進逼華沙的北方,然而俄軍的中央也被波軍突破,最後俄軍的右翼全線潰敗。總計,波軍陣亡約五千人,受傷兩萬餘人,俄軍傷亡人數將近三萬,但卻有六萬餘人被俘,三萬餘人進入東普魯士,俄軍全數瓦解。

維斯特拉河奇蹟使得俄國在國際上宣傳的華沙即將陷落,且波蘭、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尤其是中東歐國家將有大規模的共產革命化為烏有,這對藉由武力輸出革命的行動是重大打擊。

說明:對這段軍事史有興趣的讀者,建議可閱讀《紅色騎兵軍》、《西洋世界軍事史‧卷三》,與(Eng.)Fiddick, Thomas. 1973. “The Miracle of the Vistula: Soviet Policy Versus Red Army Strategy,”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 45, No. 4. Dec., 1973, pp. 626-43.


第三階段

俄軍右翼被擊潰之後,從8月26日至10月10日雙方簽署停戰協定的階段就是波蘭對於俄軍的掃蕩作戰,1921年3月18日,兩國在里加(Riga)正式簽訂《里加條約》(Treaty of Riga, or Peace of Riga),締約雙方承認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獨立,將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的西部地區劃歸波蘭,並取得立陶宛的一部分,這條線比寇松線向東推進約250公里。該條約所劃定的邊界線一值保持到1939年9月17日為止。從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1921年,終於確立波蘭的領土範圍,面積約38萬8千平方公里,波蘭議會並於1921年3月通過憲法,以後稱為波蘭第二共和(Second Republic of Poland, 1918-39)。


參、波蘇戰爭對共產主義擴張的影響

列寧在波蘇戰爭之前就有幾點認識,例如「當前就是德國的每個人,包括最生氣的反動份子與君主主義者,都將宣稱布爾什維克將是他們的救星。」該戰爭的目的包括「該戰爭允許紅軍的刺刀探索歐洲」以及「假如波蘭變成俄國,凡爾賽國際體系將會崩潰。」以上的言論充分表達出列寧意圖透過對波蘭的戰爭,達成輸出共產主義的目的,尤其是將征服波蘭作為下一階段進入德國的踏板,只要對波蘭戰爭勝利,就能長驅直入德國,尤其是德國的工農階級已經迫不及待世界革命的到來。

說明:從現有的文獻判斷,列寧非常樂觀地看待共產主義的輸出,並認為歐洲將在有生之年成為共產國家的國度。

因此當共產國際(Communist International, Comintern)在1920年8月,紅軍邁向華沙之際,來自全球41個國家的共產黨代表對世界革命滿懷期待,認為共產主義將在世界快速地擴張,直到華沙會戰與紅軍潰敗之後,他們才大失所望。在此之後,面對波蘇戰爭結束後的新局面,列寧做出俄國對外政策的兩點聲明,其一是世界革命與共產主義最後勝利是不可避免的,其次是在短時間內必須與資本主義世界和平共處。因此,俄國對外政策的重點乃維護蘇維埃政權,改善國際地位,以增強共產主義的影響與力量。可見武力輸出革命的論調已經緩和。

說明:台灣能否以「free to」的意識形態,亦即勇於追求人類的價值,如各層面的自由與平等、社會正義、法治精神等,遏制中國共產黨的民族主義,攸關西太平洋的安定。若台灣成功地遏制,將迫使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重新思考國家的方向,進行更貼近法國大革命後的人類價值的轉向。

亦即十月革命,布爾什維克黨人認為要保證共產主義革命的勝利,必須將革命的烈火透過武力輸出到資本主義更為發達的西歐國家。但是他們對於情勢估計完全錯誤,因為工人罷工或政治危機並不等於推翻資本主義大革命的訊號。因此波蘇戰爭,俄國將波蘭逐出烏克蘭之後,又決定向波蘭本土進攻時,列寧等人期待著波蘭和德國工人歡迎俄國紅軍的到來,推翻資本主義。但在戰爭期間,紅軍兵臨華沙城下,波蘭人民卻團結在民族主義的旗幟之下,紅軍遭到了失敗。所以,俄國只能放棄武力輸出革命,重新將眼光放在國內的建設,除了工農等建設之外,也加強紅軍的武力,作為保衛俄國共產黨的最佳後盾。

總結前述內容,波蘇戰爭結束後的1921-41年蘇聯的外交政策目標有二,首先是力圖在外推動革命,避免世界資本主義會先摧毀蘇俄,其次是保持蘇聯的政權與權力基礎,必要時不惜犧牲外國共產黨。可見保持蘇聯的政權與權力基礎為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在波蘇戰爭,莫斯科企圖以紅軍的刺刀推廣革命失敗後,理解到紅軍軍事實力的虛弱,甚至不足以保護政權。在1921-41年間,蘇聯暫時放棄使用武力對外輸出共產革命,只有在1939-40年間以武力對付較為軟弱的芬蘭與波羅的海國家。亦即波蘇戰爭使得俄國放棄意圖透過武力輸出世界革命的目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才重啟該政策。

說明:若中國共產黨的兩大統治正當性:快速發展的經濟成就,與不斷提升的民族自信受挫,為了保住政權與權力基礎,會以何種方式犧牲那些客體呢?

實際觀察華沙會戰的戴貝爾侖就曾經表示
:「在現代文明史中,沒有比1920年華沙會戰還更為重要的事情,而其意義在今天卻很少人認清……假使這一戰,共產黨獲得勝利,則在歐洲史中將構成一個轉捩點,因為毫無疑問的,在當時的全部中歐地區都有受到共產黨宣傳影響,和蘇俄入侵的可能性,而且也是很難加以抵抗的……在1920年,波蘭曾經拯救了歐洲,而且必須使波蘭強大,並與西歐文明保持著和諧的關係。」

另一位史學名家泰勒(A. J. P. Taylor)也給予該次戰爭極重要的地位,該戰爭「主要地決定了未來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歐洲歷史進程……蘇維埃領導人秘密地、甚至是潛意識地放棄國際革命的目標」。而俄軍領袖圖哈契夫斯基更認為「紅軍應該永遠不忘記這一次輸出革命的試驗,假使歐洲的布爾喬亞階級再把我們引入新的鬥爭,則紅軍將必能毀滅他們,並在歐洲鼓動革命風潮。

雖然身在歷史潮流中的人們可能誇大該次風暴的影響,但從將近百年後的筆者眼中卻有著類似的看法,當時中東歐地區的確沒有任何可以阻擋紅軍繼續前進的力量,只要波蘭納入共產黨的勢力範圍,該國的資源補充俄國內戰後的窘境,則作為列寧等人眼中世界革命總樞紐的德國,即有可能步波蘭後塵,俄國與德國的合作必然會導致世界權力的變化,世界史將為之改觀。

-----我是波蘇戰爭的分隔線-----

九十年前的波蘭與蘇聯戰爭,對我們而言太過遙遠,甚至從未記錄在台灣人的心坎。但願上述的文章與說明,能警醒台灣人民。

九十年真的很遙遠,波蘭也真的很遙遠;但建政六十週年即將到來,北京與台北的距離,甚至比台北到墾丁更近。願中國歡慶建政59週年之際,台灣人深思我們的未來在哪裡?我們該往何處去?我們該追求什麼樣的共同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bert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