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表於「與媒體對抗」,http://www.socialforce.net/phpBB/viewtopic.php?p=750484#750484

WHY CHINA FEARS OBAMA
中國為何恐懼歐巴馬
The danger of an attractive America

[評論]魅力美國的危險
國際先鋒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John Lee, February 2, 2009

說明:身為國際政治運作的主軸乃是現實主義信徒的修伯特,認為John Lee這篇評論是迄今最佳的「對美中未來關係」解析。Lee在此聚焦於「個人層次」的分析,與甘迺迪和雷根同樣具有高度魅力的歐巴馬,極可能扭轉全球對美國的不信任感,重新將美國推向柔性國力的巔峰。

北京在小布希過去8年的任期,擄獲許多因美國魯莽的外交政策而背離美國的國家。但這股趨勢會持續嗎?Lee顯然認為這是北京將來的嚴厲挑戰。

北京最恐懼巧妙地運用巨棒和胡蘿蔔兩手策略的美國,至少目前歐巴馬的談話與佈局可看出美國將善用這兩種策略,北京自然會有恐懼。因為北京滲透柔性國力或影響力之後,接下來極可能持續發展硬權力,主要為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若歐巴馬重新贏得美國的影響力,甚至恢復美國的硬權力後,北京百年基業的夢想將會越來越遠!

但未來會如何呢?北京、華盛頓與其它能動者策劃與行動後,剩下的就交給上帝吧。


相較於世界多數普遍恭喜巴拉克‧歐巴馬與喝采美國新領導時代,北京由最初的沉默不語,到國營《中國日報》於就職演說後立刻反應是別具意義的。

這顯示歐洲所接受歐巴馬的熱情,並未在中國產生,至少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階層。相反的,歐巴馬頗可能煽起舊中國的恐懼,指出全球最重要的美中關係未來的艱困時刻

《中國日報》1月22日社論格外的嚴肅,透露中國共產黨抑制中國社會批判美國的慎重感。《中國日報》經常被北京用作國際傳聲筒。

該文首先批判布希總統把「破壞球」(wrecking-ball)滾向全球事務。

隨後,轉向歐巴馬與其美國願景,報紙寫道「美國領袖從未恥於談論國家野心。對他們而言,無論其它國家做何感想,這是美國視為理所當然的天命」。報紙繼續寫道「歐巴馬捍衛美國利益,最終不可避免與其它國家碰撞(clash)」

《中國日報》並不輕率發表嚴厲的社論,特別是有關美國。在許多方面,中國統治者和政策專家擺脫不了美國。一份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領銜的100篇最近論文,我發現每5篇就有4篇關於美國:理解美國體制和政治價值,或者是如何限制、包圍、約束或降低美國的權力和影響力。這些論題中,有助於更深刻理解這些論文背後的思想,其中之一就是如《中國日報》的這篇。

首先,北京認為國際政治大致上是現實主義:全球的權力分佈將決定明日的衝突。特別是,中國明顯地將美、中之間的競爭視做戰略競賽的主軸。

北京相信,現有強權和崛起強權之間的緊張關係能被管理,卻不能被解決。北京相信,美國正被雙重戰爭與虛弱經濟所困擾,但華盛頓的戰略眼光很快將會東移。正如某知名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分析家所言,「很快的,矛頭將指向北京」。

其次,中國專家認為美國是獨特的超級強權,不僅殘酷地建立和維繫權力,並推廣民主價值

中國獨裁領袖最關切這個,因為他們相信只要共產黨獨攬大權,美國將難以接受北京更大的領導地位。參議員約翰‧麥坎(John McCain)的「民主聯盟」或許永遠不會實現,但北京相信這已經存在於美國的亞洲軍事盟邦之中。

第三,北京恐懼美國的民主過程。儘管西方認為民主是個優勢,提供美國改選的制度與不流血過程,北京認為這是不合理和不可預測的來源。許多北京領袖相信,民主過程會導致不安的政策轉變,而可能中斷最佳的計畫。

上述內容帶領我們了解「北京為何恐懼歐巴馬」。

在北京的眼裡,布希總統循著雄心勃勃卻魯莽的外交政策。企圖擴張美國的權力,卻犧牲美國的影響力;布希明確的「反恐戰爭」大開中國的戰略機會。

當美國飽受戰爭之苦,中國在亞洲卻大有斬獲,把北京推向獨特的「亞洲強權」而損害美國與亞洲盟邦和夥伴的關係。

相反的,歐巴馬總統所展現的,或許對北京而言是困難的挑戰。正如二戰後的歷任總統,歐巴馬尋求繼續捍衛並擴張美國的全球領導角色,北京認為這將造成中國的損傷。

不同於布希,北京相信歐巴馬更能理解美國權力和影響力的內涵:硬權力對比軟和「靈活」(smart)權力、強制力對比正當性、勸誘對比說服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學者耗費大量精力,試圖分析理解當美國出現魅力型領袖的優勢,例如甘迺迪總統、雷根總統和現任的歐巴馬總統。

簡言之,對可能增添美國全球領導與影響地位的魅力型領袖,北京是戒慎恐懼的。

此外,歐巴馬就職演說提到捍衛自由以對抗「數種極權主義」,並將之歸類到「歷史的錯誤一方」。過去意味著蘇聯;現在則是中國。這乃北京不想從美國新領袖聽到的訊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bert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