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表於「與媒體對抗」,http://www.socialforce.net/phpBB/viewtopic.php?p=751621#751621

How much worse will it get?
中國經濟到底會有多糟糕?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ViewsWire, Feb 3rd 2009

說明:許多人會以為「中國經濟表現和台灣無關」,因此不在乎中國經濟情勢。然而,台灣有百萬以上在中國工作的台商,甚至就台灣對外貿易而言,2008年(1-11月)不含復出口的出口總值為2309.1億美元(100.000%),對中國出口為605.7億(26.230%),若加上香港的282.0億(12.214%),台灣約38.5%的出口國是中國。無論這些出口最終是如何被中國利用,而轉運出口到全世界,都可看出台灣高度仰賴中國經濟。

因此,若中國經濟表現很糟糕,甚至引起1980年代持續數年的社會動盪,台灣能置身事外嗎?我想,這是不可能的。換句話說,台灣執政者必須密切關注中國情勢,隨時擬定因應措施以保護台灣經濟,而台灣人民也必須了解中國的政經與社會變化。

英國《經濟學人》預測中國2009年的經濟成長率為6%,但這則外電的語氣則流露悲觀氣氛,甚至認為若出口、房地產與消費者支出持續低迷,沒有在2009年中起好轉,6%的經濟成長率可能下修到4%。我想,若中國下修到4%,台灣應該會趴在地上不起!當然,中國政府有不少手段可以實施,但如何挽救悲觀的經濟,就等待未來數個月的表現。


中國2009年經濟成長率,可能比預期更糟糕。

直到最近,中國是全球最耀眼的經濟之一,但未來卻因外國需求銳減而急速黯淡,2009年的經濟成長率可能比預期更糟糕。

隨著每項新的統計數據出爐,中國經濟的前景持續黯淡。根據最新數據,2008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從第3季的9%減緩到6.8%,僅達2007年13%的一半。儘管6.8%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聽來仍強健,卻是中國自2001年第4季來的最低點,意味著以季為基礎的年度成長率僅有2%。其它數據也指出經濟活動的顯著衰退。年度工業生產僅成長5.7%,2007年卻有18%。經濟合作暨貿易組織(OECD)的中國經濟活動領先指標,已跌到26年來的新低,甚至比1989年天安門大屠殺該年更低。

儘管中國的數據日益悲觀,經濟學人情報單位(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仍維持2009年6%成長率的預測值。然而,這是1990年來的最低成長率,極可能象徵中國經濟的硬著陸。這也低於政府的8%目標值,根據最常引用的理論,中國經濟需要8%成長率以避免失業率攀升和社會動盪。2009-10年的衰退主因,是極度悲觀的全球需求,這明顯地抑制出口成長,降低東南沿海出口省份的商業投資。除低度的全球需求之外,中國內需市場比預期更差:房地產部門的衰退,包括減少建築投資和鋼鐵與水泥等重工業產品的產量。

我們主要的預測,是植基於中國房地產部門將在2009下半年復甦,和政府的刺激方案與調降利率的想定,這將有助後續的投資成長。儘管2007年中國房地產價格大幅上漲,卻未經歷美國與其它地區的巨大房市泡沫。此外,房地產部門的衰退主要是政策誘導,這也是政策工具提振房市需求的好機會,如調降利率會讓負擔降低而帶動需求,促使房地產投資在2009下半年復甦。

顯著衰退的風險

不過,2009年的預測有顯著衰退的風險。假設外部環境非常悲觀,這並不難想像經濟成長率低到4%的想定。主要風險來自出口部門,我們最近預測貨物出口將削減10%,最近數年的出口成長高於20%。然而,隨著中國最大外銷市場的進口需求率將創歷史新低,中國出口明顯受創。出口降低將導致製造業投資崩潰,提升破產與就業率。製造業投資相當於總投資的1/3。中國主要出口市場進一步惡化,將導致中國更緩慢的出口成長,再度壓抑製造業投資的成長。

若政府無法帶動中國房地產部門復甦,令人擔憂佔總投資額另個1/3的營建業(房地產)投資也受創。消費者信心和房地產價格低落,潛在買主可能預期價格進一步滑落而推遲購買。若2009一整年房地產部門不振,先不論能否達成北京政權設定的8%成長率,連經濟學人情報單位預測的6%都難以達成。

我們預測的最後風險是消費者支出。由於失業率攀升、薪資成長率下滑和低落的消費者信心,2009年消費者支出可能顯著衰退。儘管零售成長仍相當強健,而該數據也是中國官方最可信賴的數據。事實上,其它指標顯示消費者支出更為虛弱。舉例而言,自用小客車2008年第4季銷售量下滑,航空旅客數亦是如此。隨著經濟衰退,中國經濟前景在轉好前會更糟;雖然政府企圖注入經濟新血,消費者支出可能更形下滑。

能做什麼?

中國政府能做什麼以避免惡化?努力的核心是585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包括財政支出與稅收減免。因企圖援助衰弱的房地產市場,也大幅降低利率和移除貸款額度。雖然政府並未動用所有手段,可考慮的額外措施包括:

※提高政府支出
中國最可能的下個政策方向是進一步提高中央政府支出。畢竟,政府的財政景況仍屬健康:2008年的財政赤字估計為國內生產毛額的0.1%,而政府總債務僅相當於15.9%。不過,選擇透過短期刺激營建相關計畫,而非提高私人消費的經濟成長方案,政府可能面臨經濟過度仰賴投資,而犧牲消費的風險。風險也包括某些地方政府縱容揮霍的計畫,如同放鬆地方政府的支出規範。

※擴張信用可得性(Expanding credit availability)
另一個選項可能是鼓勵銀行部門加快信用成長。當然,這是進行式。決策者在2008年底取消商業銀行的放款額度後,信用成長已然反彈,12月相較同期已回到4年來新高的19%。不同於西方的多數銀行,中國主要商業銀行並沒有高額放款,相對而言體質較為健康。當然,擴張信用的策略可支持短期的成長,但國內經濟大幅衰退時擴張借款的巨大風險,將可能導致許多未來的壞帳。這會逆轉中國銀行在過去數年打消壞帳的辛苦過程。

※提高消費者支出
對政府而言,理想的解決之道是提振消費者支出,平衡依賴出口和投資的經濟,並朝向私人消費。其中短期作法是退稅(營業或消費稅),讓錢直接回到人民荷包。然而,任何增加消費者可支配所得的問題是相當大部分將會被儲蓄。為要達成平衡經濟,政府需要的政策是降低家戶儲蓄的誘因。當前,擔憂被迫付出非既定預算的醫療開銷,和不斷上漲的教育費用是家戶儲蓄如此之高的主因。因此,更多投資於健康和教育是(政府)迫切的需求。

※強化競爭力
政府較不理想的選項是藉由強化競爭力而提振出口。這不是透過降低成本或低估匯率。可透過鬆綁過去數年政府導入的改革來降低成本,但這些改革讓中國提升增值鏈,並降低依賴低附加價值的商品。舉例而言,當局可鬆綁2008年實行的《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儘管這意味著提供勞工更多保護,《勞動合同法》卻普遍被認知為增加約20%的薪資成本。低估匯率是更具爭議的選項,2008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9.5%,對亞洲鄰邦的升值比率更高,導致中國經濟競爭力的明顯衰退。不過,2008最後2個月出口銳減的原因是全球需求暴跌,而非強勁匯率導致的競爭力衰退。低估匯率仍高度不可行。但國內經濟的前景仍持續惡化,北京可能允許匯率貶值。這種政策極度危險,因為這鼓動新一輪的區域匯率貶值,並提高貿易戰爭的機會。

最後,由於政府強健的財政景況和躲過全球金融危機的銀行部門,中國相較大多數主要經濟體的情況更佳。然而,全球衰退的幅度和嚴重性,極可能導致中國僅有4%成長率。這也意味著中國領袖不可懈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bert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