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表於「與媒體對抗」,http://www.socialforce.net/blog/blog_614__125239.html

有朋友會問修伯特:「要怎麼看世界?」

比較熟的會在網路上問:「外電翻譯的評論,你是如何寫的?」

當然,有些更熟到會碰面的則說:「你的翻譯或文章無聊又難懂,搞不懂怎麼還會有人去看!」

開玩笑,修伯特可是繼承火之意志,無懼於對抗大蛇丸和培因等入侵木葉者(謎之聲:別往臉上貼金,明天記得去看劇場版才是重點)

突破台灣媒體將國際新聞娛樂化,或是避免國際新聞替國內政治服務化等目的,是修伯特這兩年持續不墬的動力。因此,修伯特願意每天撥個1-2小時來點冷門卻重要的外電、國內不願報導的警醒文,或偶爾點綴的新知文。

例如由美國、俄羅斯與阿富汗構成的新大競賽(new Great Game),牽涉到伊朗(6/12選舉新總統)、巴基斯坦(可能是21世紀最快消失或分裂的國家)和中亞區域。為什麼這重要?因為這是美國「反恐戰爭」(我討厭這名詞)的最後階段,只要確保蓋達等聯合國認定的恐怖組織無力攻擊美國和盟邦後,美國的戰略主軸將東移到「中國」。別以為歐巴馬不相信美國擴張的天命,就算他不信,總是會基於美國的戰略暨經貿利益,聚焦在東亞大陸與東亞海洋的匯聚處。修伯特相信這時間不會太久,2012美國總統大選的外交主軸,極可能會從「反恐戰爭」轉成「東亞政策」。

基於這樣的判斷,最近才會見修伯特有關阿富汗的外電。

其實,還有另一層原因:島國的(insular)子民經常具有「insularism」的特質。要扭轉這種特質必需有寬廣的胸襟,首要之務乃認識與理解我們生存的地球村,將眼光放遠到全世界,而非僅注目特定區域。

-----我是開場白的分隔線-----

看世界的方式有千百種,就如同地圖不必然仰賴航海之用的北方朝上,福爾摩沙各種婆娑起舞的姿態都賞心悅目。因此,修伯特僅就專業領域部份與各位朋友分享,首先推出「地緣政治篇」的「地中海系列」。

許多人認為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只有一個,若以大寫表示自然是只有「西起直布羅陀海峽直抵黑海、介於歐洲與非洲之間的水域」。然而,地緣政治學界早在1940年代提出過3個,且根據當時的國際情勢推演到今日,修伯特認為至少有5個(此處賣個關子)。

簡單而言,地中海的特性如下:被陸地或島嶼所環繞、僅數個與其它水域連接的戰略要道、可聯繫世界的五大洋等。怕各位猜錯,先洩漏點關鍵,水域面積最小的地中海,正是歐洲的地中海。

「地中海系列」後是世界的主要陸塊,最後則是分析關鍵的區域或國家。

(忘記介紹地緣政治,囧)地緣政治有許多研究途徑,冷戰後發展最迅速的是批判地緣政治。但修伯特的介紹是地緣政治的古典政治研究途徑,根本立場是國家的所在至關緊要(location matters)。國家的行為植根於他們的地理位置,而位置的觀念具有最根本的意義。舉例而言,河川與海洋容易成為商業與文化的發源地;易於行軍的平原滋生出脆弱感,並因此培育出先制攻擊的戰略文化;易於行軍的平原也可能因脆弱感,而培育出巨大厚實的防禦工事和守城戰法。

當然,「地緣政治篇」有所本,而且是主導雄霸七海的美國海軍的戰略思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bert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