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表於「與媒體對抗」,http://www.socialforce.net/phpBB/post_773446.html#773446

說明:「印度洋風雲」系列報導,取材自Kaplan, Robert D. 2009. "Center Stag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ower Plays in the Indian Ocean," Foreign Affairs, 88(2): 16-32. 因為牽涉到版權問題,修伯特遂根據原作修訂,改寫成適合台灣人理解「印度洋」的版本。此為第三部份,探討中國、印度洋與中亞。

根據原著,本系列將分成五個部份
1. 21世紀的新舞台, (Socialforce) or (Pixnet)
2. 巨象掃千里, (Socialforce) or (Pixnet)
3. 神龍來擺尾
4. 翔鷹挽狂瀾
5. 龍象鷹共舞的未來



解放軍海軍1977年的海報:「努力奮鬥建設強大的海軍」。《外交事務》以這幅海報當作論文的封面插畫,明示著中國海軍的發展與印度洋的未來息息相關。
(Source: Foreign Affairs)

麻六甲困境

印度有何姆茲困境,那中國在印度洋也有困境嗎?當然有的,只是中國的困境存在於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麻六甲海峽!胡錦濤曾哀嘆中國的「麻六甲困境」,因為中國的發展仰賴石油,而中東石油進口必然會經過麻六甲海峽。換言之,為了不受到印度或美國的轄制,中國必然要破解麻六甲困境。

中國試圖透過「珍珠鏈戰略」破解麻六甲困境,藉著與印度洋北濱的友好國家,建立一系列的港口設施,同時也從這些友好國家透過陸運將商品與能源輸入中國的大西部。例如:在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興建大型海軍基地和情報站,直接從中東接收能源,並詳細監視荷姆茲海峽的動靜;興建瓜達爾港東方120公里遠的聯運港帕尼斯,透過高速公路強化兩座港口的聯繫;往東則是斯里蘭卡的燃料站,位於阿拉伯海與孟加拉灣中間的斯里蘭卡是極佳的補給站;擴建孟加拉的吉大港,作為軍事與商業用途。


珍珠鏈戰略:指導神龍該如何擺尾!自西向東的部署區域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緬甸、泰國、南中國海與海南島。若我們將中國想像成一條龍,龍首正睜大眼睛望著西太平洋、龍爪早已牢牢箝制著圖博、東土耳其斯坦與中亞,而龍尾則奮力拍打印度洋!(Source: Department of Defense, US)

珍珠鏈戰略最重要的盟邦是緬甸,因為緬甸位於孟加拉灣的島嶼可作為偵查安達曼海與麻六甲海峽的基地,緬甸與中國的陸運交通,也讓中國可從緬甸的港口興建道路、水路與油管連結到雲南省,進而轉運到中國的內陸省份。對中國內陸省份而言,與印度洋上珍珠鏈基地的距離,甚至比北京或上海更近,這些陸路交通設施有助於刺激中國內陸的經濟發展。二次世界大戰時,陸續建立數條雲南到今日緬甸與印度的公路,最著名的是由史迪威將軍闢建的「史迪威公路」,從印度東北方的雷多鎮、經過緬甸撣邦和臘戌直抵雲南昆明。


維繫蔣介石政權在二次世界大戰的生命線,美國、英國、印度與澳洲等盟軍,和蔣介石共同鑿通自印度雷多、緬甸撣邦到雲南昆明的公路。如今,這條公路成為中國與緬甸的陸運主力,也是珍珠鏈戰略孟加拉灣的核心。(Source: Wiki)

克拉地峽

然而,中國的珍珠鏈戰略仍無法完全躲避麻六甲困境,最主要原因是陸運的運輸量小且經濟成本貴。因此,另一個可以避開的海路選擇,就是在中南半島與馬來半島交界的克拉開鑿一條運河,名為「克拉運河」。克拉地峽位於北緯10度,最狹窄處約44公里,海拔最高約75公尺,初步估算將耗時10年,總經費近300億美元。經濟效益是讓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海運路線縮短約1,500公里以上,並避開麻六甲猖獗的海盜,但穿越運河的成本估算仍比儉省的油費更貴。

克拉運河不是新鮮事,泰皇早在百餘年前就曾擬定計畫,日本、美國和泰國等在1970年代也有計劃開鑿,直到今日因為中國和日本高度仰賴麻六甲海峽,又讓克拉運河浮上國際舞台。有趣的是,不少戰略學者認為克拉運河,會讓亞洲的權力平衡滑向中國,使其海軍和商隊輕鬆巡弋太平洋與印度洋。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因為美國在泰國有幾處基地,中國確實能在平時利用運河,卻無法在戰爭時期使用。換言之,克拉運河對中國和日本的經濟效益仍不清楚,但對中國的戰略效益卻不高。這意味著中國要擺脫「麻六甲困境」,十餘年內的可能性依然不高。


從東南亞地圖看克拉地峽,見圖中下方的淺色紅圈圈。在克拉地峽開鑿運河,似乎是緩解中國麻六甲困境的良藥,但實際的效益卻非常有限。這張圖片原先是顯示麻六甲海峽的猖獗海盜。(Source: The Economist)

讓我們換個角度思索,泰國可說是克拉運河的唯一獲利者,但在日本與中國都想要一條可以取代麻六甲海峽的替代方案下,泰國自然會積極爭取克拉運河的興建,目標則是新加坡東南亞海運中心的優勢地位。目前,已經提出沿著克拉地峽興建的油管,日本與中國頗感興趣。

新海洋競逐:象龍之爭

北京的珍珠鏈戰略,聯合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與緬甸等友邦,在印度的兩側興建深水港,也透過軍售提昇友邦的軍事實力。這讓新德里當局焦躁不安,擔心被中國勢力包圍,在現實主義的考量下自然會擴張印度的勢力範圍。由於印度和中國在商業與政治利益重疊而升高競爭,使得兩國1960年代的陸軍競爭轉變為海軍競爭。

前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趙南起1993年就宣稱,「我們不再能接受印度洋僅僅是印度人的海洋。」中國海軍分析師張明(Zhang Ming, 音譯)則警告,印度安達曼與尼古巴群島的244座島嶼,如同「金屬鏈」封鎖中國高度仰賴的麻六甲海峽的西側入口。他表示,「印度或許是中國最實在的戰略對手。一旦印度控制印度洋,將不會就此滿足而將持續尋求擴張影響力,印度的東望戰略對中國有特別的衝擊。」他們代表著中國專業領域對印度和印度洋的憂慮,北京已經把新德里視為主要的海權國家。


印度與中國的印度洋碰撞。左圖紅色是中國所需的海洋範圍,右圖紅色則是印度的,兩國重疊的區域幾乎就是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Source: Stratfor)

大印度洋

印度與中國這兩個新興的強國在印度洋競逐,意味著21世紀的全球競爭將於印度洋上演。冷戰地圖已經不合時宜,從中東直抵太平洋的亞洲或有更密切的互動與整合。

中東、南亞次大陸、印度洋與東南亞可以稱之為「大印度洋」。其實,南亞一直都與中東或中亞有著密切關聯,東阿富汗的穆斯林伽色尼王國(963-1187)早在11世紀初期就襲擊印度的西北海濱,更遑論統治印度半島的蒙兀兒帝國;印度文明融合原生的印度教文化與侵略者遺留的文化印記。這意味著大印度洋不僅是海濱有頻繁的互動,陸地範圍也應該更深入歐亞大陸的內陸地帶:中亞。


歐亞大陸的內陸地帶:中亞。前蘇聯的中亞區域是棕色部份,但廣義的中亞還包括哈薩克、蒙古、俄羅斯南方、阿富汗、旁遮普、喀什米爾、東土耳其斯坦與大圖博等區域。(Source: Wiki)

印度洋的陸地競逐

大印度洋的範圍往北深入內陸地帶,那麼以海洋為中心的歐亞大陸南方地圖,被人為切割的部份就變得模糊,而印度與中國的競逐將更為明顯,也別忘了俄羅斯、上海合作組織與美國的角色。例如,土庫曼的天然氣有朝一日可能穿越阿富汗,連結巴基斯坦與印度的城市和港口,建立中亞與南亞的能源鏈結。無論是瓜達爾港或查巴爾港,甚至是更多的印度洋港口,將連結到富藏石油與天然氣的亞塞拜然、哈薩克、土庫曼與其它前蘇聯國家。

約翰‧霍普金斯高等國際研究學院的中亞專家費德利克‧史達(S. Frederick Starr)2008年在華盛頓舉辦的研討會,曾表示進入印度洋「有助於確認中亞未來的政治」。也有人認為,巴基斯坦與印度的港口是裏海石油的「疏散點」,僅次於中東的第二大油源,也非常可能轉向印度洋,增加印度洋的戰略價值。中亞國家的命運,與2,000公里外的印度洋息息相關,而圍繞著印度洋的象龍競逐,勢必也將觸角延伸到中亞國度。(待續)


把中亞、中東、南亞、印度洋與東亞放在一起。中亞是這些地區共同的接壤地,意味著印度與中國的競逐不僅在印度洋,更會往北延伸到淺黃色的中亞區域。這讓人想起十九世紀中期,俄羅斯帝國與大英帝國的大競賽,印度會與中國重演大競賽嗎?或許俄羅斯與美國正密切期待著。
(Source: Wik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bert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