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 China Save the World?
中國能拯救世界嗎?
時代雜誌,The Times
Bill Powell, Aug. 10, 2009

說明:此為修伯特挑選的「中國辯論」系列文章之一,請平心靜氣參閱,謝謝。錯誤之處,也請不吝指正。文中譯註為修伯特個人之意見。


從上海浦東的天際線遠眺成長,中國的經濟就如這張圖充滿動力。

上海溼熱的週六午后,張儀(Zhang Yi, 音譯)很幸福地在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涼爽的展售室,踢踢新款汽車的輪胎。他不是到那兒避暑,而是開著小福斯((Volkswagen)想要換更好的車。張儀是國營鋼鐵企業的中階經理人,不擔心他的工作或中國的經濟,「買一台這樣的車子是沒有問題的」,他向著旁邊一列新款別克(Buicks)的車子點頭。

這些日子來,全世界沒有太多地區的消費者能有如此的信心。美國、日本與全歐洲陷入30年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中國卻顯示迅速恢復的實力,而半年前許多人還懷疑呢。出口產業2008年底驚人的衰退,卻在政府5,860億美元、合13%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刺激方案下,中國迅速反彈。第二季的經濟成長率為7.9%,全年可望超過8%。每天都看得到反彈力道的證據,工業生產開始增加,某種程度是因為中國消費者以健康的速度持續消費。因政府補助購買小汽車,4月份汽車銷售締造歷史紀錄,也將在今年超越美國的銷售量。總體來說,中國零售業今年將提高16%。

光是數字或許無法捕捉到全球經濟權力平衡正往東移,還有幾個時刻看來可具體說明這時代精神,最難忘的是美國財政部長提摩西‧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6月在中國最優秀學校北京大學的演講。不久前,那兒的學生是最恭敬有禮的觀眾。然而,當蓋特納試圖對一名提問者保證:中國投資美國公債是「十分安全」,學生的回應或許顯示新經濟秩序的發軔:他們笑了。
譯註:沒錯,這群優秀的學生,必然會是台灣年輕一代要面對的朋友與敵手。他們的自信,我們有嗎?

無疑是全球經濟領袖的美國,正處在經濟政策的迷惘轉變之中,背向指導其達30年之久的放任型(let-it-rip)資本主義,朝向更明顯的政府控制與大規模調控的經濟。無人能說這是否明智,但這在美國肯定是日益激辯的內容。中國卻沒有這樣的懷疑,中國政府活潑地反應經濟危機,而經濟也同樣反應迅速。

這就是為什麼對通用汽車這類全球企業而言,中國不再是未來,而是現在。全球10大經濟體,僅中國是唯一成長的,並極可能要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上海股市今年以來飆漲80%,顯然是表現最佳的主要股票市場。依賴商品(原物料為主)出口的澳大利亞與巴西等國,過去半年因中國驅動原物料價格上漲而獲利滿滿。與中國貿易之故,亞洲出口導向的經濟體找回生機。總體而言,國際貨幣基金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預測2008到2010年的全球經濟成長,中國令人訝異的貢獻達3/4。不用驚訝,中國現在成為尋求脫困的世界之焦點。正如上海經濟學者謝國忠(Andy Xie)所言,「世人都想知道同一件事情:中國能拯救世界嗎?」

地位大風吹

幾年前,中國能否驅動世界成長的問題與想法看似愚蠢。畢竟,仰賴製造業的中國經濟,需要依賴世界經濟火車頭美國的需求。國際貨幣基金會預測2009年美國經濟衰退2.6%。美國某些城市的房價續跌,失業率飆升到1983年來新高的9.5%。美國大吹大擂的刺激方案迄今效用不大,倒是點燃股票的漲勢。儘管聯邦預算赤字攀高,缺乏復甦的實質跡象讓華盛頓討論另一輪刺激方案的可能性。

對比美國的刺激方案,中國的速度與相對成功是很明顯的。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最近的研究,北京的政府支出將創造今年度80%以上的經濟成長。部份原因是,中國在經濟衰退襲擊時就已經展開全國的基礎建設,緊急開支措施簡單地增加正在進行的暨有計畫。換句話說,計畫已經就緒,資金迅速地大量投入。舉例來說,去年新鐵路建設的費用為410億美元,今年增加到880億。《財星雜誌》(FORTUNE 500)一名資深主管說:「在美國,垃圾別在我家後院(not it my backyard, NIMBY)仍然是今日的規律,但在中國則是在我家後院(in my backyard, IMBY)。他們想蓋在哪就蓋,想何時動工就動工,速度非常快。」
譯註:從IMBY彷彿看到40年前經濟起飛的台灣,但the cult of GDP帶來的後遺症,卻更值得深思。

中國的復甦與日增的經濟重要性,讓某些人認為諸如八國集團(Group of Eight, G8):美、英、加、法、德、義、日與俄等全球組織越來越該被淘汰;唯一有實質意義的對話是兩國集團(G-2):中國與美國。7月27日,美國總統歐巴馬似乎能理解,他在美國與中國高層對話中提到華盛頓與北京的關係將會(would)「塑造21世紀」(shape the 21st century)。這幾個月,北京開始展現實力,尋求在國際貨幣基金會更大的投票權,中國在6月份同意購入後者至多500億美元的債券,以提高基金會處理全球金融危機的能量。
譯註:前兩日的G20國會議已確立「G8不再G8了」,彰顯新興強權的國際影響力。被排除在G20門外的世界第18大經濟體台灣,該怎麼應對呢?面對虛幻莫測卻來勢洶洶的G2,台灣的確無法自外,台灣人民想好要怎麼面對全球新局勢嗎?或者,能走出一條揮別歷史中受害者意識,同時認清台灣根本不存在「邊緣化」問題的最適路徑嗎?台灣,充滿愛心、信實與希望的島嶼,已經走告必須透過更多扇窗理解世界來思索所處位置的關鍵時刻吧!


今年稍早,中國領導人憂慮美元的實力,與手中7635億美元美國財政部公債的安全性,呼籲創造美元作為全球外匯存底之外的替代選項。最近,藉由提供補貼給中國企業以人民幣計算出口,來顯示北京的意圖:緩慢建立人民幣作為國際貿易以美元計價之外的方案。匯豐銀行(HSBC)在香港首席經濟學者曲宏賓表示,2012年前中國總貿易量的40%-50%會用人民幣結算。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香港經濟學者馬駿(Jun Ma)說,北京要讓其立場公開,並敦促其它政府知道「中國和10年前非常不同,當時中國是韜光養晦絕不當頭。」
譯註:北京這兩年較為強硬的態度,讓世人多所擔憂,日本的友愛外交目標是中國、美國也明確希望中國做個負責任的大國。但一個擁有強大實力的新興強權,充滿自信的國家,更需要讓他們知道「講文明」是崛起時最重要的內涵。


中國確實日益公開其野心,與對美國經濟政策的關切,因為其為華盛頓最大的外債擁有者。北京從未認同1990年代後期、作為全球經濟政策的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該共識要求自由貿易、私有化、輕微(light-touch)調控、謹慎財政政策等,與(許多人認為有的)自由的資金流動。信用崩盤後,美國財政部進一步推動增加調控內部的金融市場,但這不可能防止北京持續施壓國際貨幣基金會,給中國在制定全球市場政策上更多角色。儘管中國接受市場的許多面像,卻運轉著由上而下、指揮與控制的經濟,且迄今躲過經濟衰退,很可能鼓勵其它開發中國家採納中國模式的資本主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bert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