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表於「TaiwanOnline」,http://www.taiwanonline.cc/blog/blog_99__1473.html

蘇貞昌參選台北市長對綠營的震撼,遠高於周錫瑋棄選新北市長,蔡英文、謝長廷、游錫堃首當其沖,甚至牽動大台中和大台南的選情。

綠營內部所有的可能組合一一浮現,例如蘇新 vs 反蘇新、蘇游 vs 謝蔡,或大合縱等。
問題是,當所有組合都以「勝選」和「派系利益」為最高考量的情況下,從政者應有的「政治家責任」似乎消失無影蹤。

固然,政治人物的參選目的就是勝選,勝選卻依附在此政治人物具有的政治家責任。政治人物毫無責任就難以勝選,如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至少,就目前綠營的「雙城奇謀」是看不到政治家責任的。

近日在偶然間讀到1995年某政治人物的論述,他認為政治家的責任有三(全文抄錄):

一、應該知道世界潮流:知道世界目前的共同目標、共同終極關懷是什麼,才能帶領人民走向光明的路,走向世界的舞台;

二、應該知道社會的真相:對這片地和土地上生存的人民要真正了解,不是只有單純的批評和命令,要有寬容與慈悲的心,了解人民的辛苦,了解人民為了生存所做的奮鬥過程與歷史;

三、要能正確評估自己的力量:知道自己有多少實力,據此設計出一套藍圖,以此藍圖做為實踐的目標,化不可能為可能,來開拓更燦爛的未來。


修伯特確實認為這三項是政治家應具備的基本責任,若放諸於綠營台北市長的參選人,可轉化為具體的內涵:

一、最接近權力和媒體核心的台北市,
必須理解「全球化」和「中國化」對人類的影響,台灣無法自外於虎視眈眈的中國,更無法逃脫全球化重組社會經濟的力量。台北市長必須明確說明市政建設和世界潮流的關連性;

二、台北的迅速發展,是所有台灣人民的努力。
理解台北和台灣糾纏不清的互動脈絡,與台灣區域發展失衡的議題,才是重新擘劃台北未來發展的動力

三、綠營未曾贏得一對一的台北市選舉,即便是馬政府顢頇無能的狀況下,郝龍斌仍信心滿滿地要雙殺綠營,就是選舉歷史與選民結構的護持。如何贏得台北市長,負責任的綠營參選人必須詳細評估實力(當前得票估計),據此設計出一套藍圖(北市各區的建設內容與得票估計),以此藍圖做為實踐的目標(勝選的動態規劃)。
要選就要選贏!

因此,負責任的綠營政治人物要說明:

我當台北市長,會和郝龍斌有什麼不同!
我當台北市長,會如何連結台北與世界!
我當台北市長,會帶動台灣的整體發展!


有鴻圖大志的台北市長綠營參選人,更要說明和實踐:

我將如何贏得台北市長選舉!
我將如何贏得勝選票數:77萬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bert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