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表於「與媒體對抗」,
http://www.socialforce.tw/blog/blog_614__118276.html

說明:本文並非唱衰台灣,沒有唱衰「馬上」的政府與背後龐大的勢力,也沒有看好菲律賓落實政策的能力。只是偶然看到一則外電,有感而發因而隨筆寫下。

2008年初國際稻米價格狂飆,迫使主要出口國:泰國、越南與印度等宣佈暫緩出口稻米的政策。首當其衝的就是菲律賓,米商惜售、人民搶購與政府裝傻的情況下,終於爆發可怕的稻米危機。

身在寶島台灣,這是大家難以想見的畫面。試想,走遍各超商、大賣場或傳統米店,發現到處都貼上「稻米銷售一空」、「稻米價格上漲100%」,各位會做何感想?我想,就投機性格而言,每個人都會捧著現金搶購稻米吧;更惡劣的就是偷、搶稻米呢。這就是媒體所呈現的菲律賓稻米危機。

還好,菲律賓政府不是鄉民,除成天喊話要有信心外,提出三項緊急措施盼望能安然度過危機。

1.國際協調, 積極與稻米生產國和國際組織溝通,由菲律賓政府購入、分銷並提供貧困優惠的稻米;

2. 農業改革,包括改善灌溉系統、基礎建設、農業貸款等,預計投入金額約300億新台幣;

3. 土地政策,最特殊的就是「現存與潛在稻米產地,通通列為保護區」,換句話說,菲律賓的稻米產地未來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說到這邊,有引註有真相:
酥油婷,〈幸好我都吃麵〉
數位時報,〈菲律賓發下宏願,3年內糧食自給自足〉
馬尼拉時報,〈菲律賓:稻米產地成保護區〉

讓我們來看點國際稻米的數據
主要出口國(2006年),後面為出口數量,單位千公噸
1. 泰國,9,000
2. 越南,5,000
3. 印度,3,500
美國,3,500
5. 巴西,2,900


主要進口國
1. 菲律賓,1,900
2. 印尼,1,600
3. 奈及利亞,1,600
4. 歐盟27國,1,100
5. 伊拉克,1,100


台灣呢?根據農委會的統計資料,2006年台灣的稻米產量約1,261千公噸,自給率95%。看到這邊,國際的稻米危機似乎與台灣扯不上邊。

這樣想才大錯特錯!因為「以熱量為權數的糧食自給率」,2006年僅達32.0%。換句話說,有68%的熱量必須來自外國。其中,以稻米、小麥、玉米、高梁與其它的「榖類」,自給率為24.4%,進口5,111千公噸、多數用作飼料的玉米,小麥也進口1,048千公噸,幾乎是國內稻米產量的80%。

熱量自給率表(2006),單位為百分比
綜合糧食 32.0
榖類 44.5
署類 20.2
糖及蜂蜜 17.1
油籽類 9.7
蔬菜類 86.7
果品類 85.9
肉類 72.1
蛋類 100.0
水產類 164.2
乳品類 27.9

資料來源:
行政院農委會 糧食平衡表

接下來,對照馬尼拉政府的作法,看看台灣的對應作為

1. 國際協調。非常好!台灣雖不是聯合國的一員,但是身為美國的重要糧食出口國,外匯存底滿滿的情況下,台灣想買什麼糧食都買得到啦。只是,要多花點錢。

2. 農業改革。台灣農業技術揚名全球,這當然沒有問題。而且台灣還可以進行農業技術輸出,造福其它國家的人民,這種拯救蒼生的活路外交,政府一定要堅持下去啊!別在那邊只想著龐大的「內地市場」。
順道一提,水稻達人謝順景的故事,值得一讀。

3. 土地政策。唉呀,一敗塗地!當然,一定會有受益者。先參考兩個網址。
李慧宜,〈農發條例發了誰〉,原載於《南方電子報》
吳音寧,《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

看了有沒有心痛?其實農業不僅是農村、農民與農業的「三農」,或是生產、生活與生態的「三生」。一個平衡現代化效率與環境友善的優質農業,同時是「弱勢、環境與文化的優先」,更重要的,因為台灣的根在農業,也是「台灣優先」。換句話說,真正了解、關心與貼近台灣農業問題的,就是四大優先的草根運動者。

雖然菲律賓因內部的大地主家族壟斷農地所有權、主要米商壟斷稻米產銷通路的不利因素,政府仍願意提出新的農業改革方案,更著眼於國家的長治久安,而擬定將「稻米產地列為保護區」。回頭看看台灣的《農業發展條例》,已經讓許多優良農地永久不可復原。在農地的中央,蓋起富麗堂皇的農舍,任誰都看得出這不利於農業的永續發展。

其實許多農業鄉鎮的市中心,土地價格不貴,有錢蓋起富麗堂皇農舍的人一定買得起。只可惜,制度殺人,有哪個笨蛋還願意蓋在鄉鎮的中心?換成我,有錢也去交通便捷的農地買個幾分,蓋起皇宮般的農舍。而且,這只是台灣農業問題的冰山一角。如產銷制度、收購問題和水權問題等也急需改進。

菲律賓藉著稻米的危機,提出農業改革與土地政策。

台灣呢?雖然看似平靜無波,但也應該未雨綢繆,及早因應可能的糧食風暴,也重新審視台灣現階段的農業政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bert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