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表於「與媒體對抗外電組‧臨時網站」,http://www.truenews.cc/ftalk/viewtopic.php?f=5&t=239

Taiwan's Leader Faces Anger Over Storm Response
因風災遲鈍回應,台灣領袖面對憤怒
國際先鋒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Andrew Jacobs August 23, 2009

說明:修伯特根據本外電內容重訂標題為「紐約時報:看緊馬救災與中國政策」。莫拉克風災雖顯示馬與馬的團隊治國無能,卻仍強調先專心救災再論功過而撇去「責任政治」的藉口;若是如此,馬的中國政策與外交政策應該會暫緩推動「接近中國」,專注於協調國際援助才對。然而,《紐約時報》提醒我們:台灣島外正注視著是否莫拉克事件將會影響馬先生將台灣靠近中國的努力。

換言之,即便是救災之際也別忘記「馬將台灣推向中國的努力」。若是馬先生認為其權力基礎與執政目標就是將台灣努力推向中國,那麼莫拉克風災所顯現的無能政府根本不會注視人民災後重建與未來防災的需求,而是繼續推動「this man與他們」的中國政策與中華民族夢想。熱愛台灣的朋友們,緊盯著this man吧!

若譯文闕漏與誤譯,請不吝告知,謝謝。


為期三天哀悼莫拉克颱風死難者的國殤日,舉國降半旗。但憤怒(anger),而非悲傷(sadness)仍是台灣全國最主要的心境,馬英九總統正努力解決就任後最糟糕的政治危機。

創紀錄雨量造成巨大山崩,導致至少650人死亡或失蹤。儘管馬先生不斷為遲鈍(slow)反應而道歉,他仍忙於避開懷疑他的新聞媒體與政治對手,並安撫非常憤怒的倖存者。

馬先生說,「政府感到抱歉,無法善盡職責保護你們。」

圖檔
道歉,請倒數10秒!(由修伯特添加)

政治分析師,甚至是國民黨的盟友擔憂莫拉克颱風可能成為馬英九的「卡崔納關頭」(Katrina moment),污損他的歷史地位(legacy),也或許是僅就任15個月就江河日下的轉捩點。然而,莫拉克颱風後的姿態在台灣上演政治大戲,台灣島外正注視著(watching)是否莫拉克事件將會影響馬先生將台灣靠近中國的努力。

就某種程度而言,馬先生勝選的基礎是改善與中國關係,但(海峽兩國)建立友好關係的步伐讓某些警覺統一是北京共產黨既定目標的選民焦躁,甚至這意味著人民解放軍渡過台灣海峽。

就任後,馬先生藉由台灣與中國加強經濟關係、開啟郵件直航與開放旅遊贏得政治分數。但反對兩國緊密關係者表示,總統風災後的不作為(inaction):包括拒絕國外援助等,顯示他越來越蒙恩於北京,並指控他與其政治夥伴是可笑的。

即使馬先生決定接受台灣最牢靠盟友美國的緊急援助,仍招致質疑美國軍機的軍徽為何低明示度者的制肘。

讓情況更惡化的是,馬先生在星期二(18)記者會建議台灣軍隊的主要任務應該是預防與援救。他說,「但是目前我們的敵人不必然是台灣海峽彼岸的人民,而是大自然。」並補充說,向美國訂購的60架黑鷹直昇機將減少15架,省下的經費用於購買救災直昇機。
譯註:一個負責任的政府絕非口頭說說,請重新審視並全盤檢討「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若有最高的政策依據,其下的軍事安全、非傳統安全、經濟安全等才不會雜亂無章。

懷疑馬政府真正意圖的刺激因素是其不再申請聯合國的席次,這有巨大象徵姿態的聯合國會員案自1993年就是年度活動。

光譜的另一端:擁護長期對峙的兩國有更緊密關係者認為,那些阻撓統一者是利用颱風獲得優勢。
譯註:無能政府、殺人政府是風災被批判的關鍵,若要轉移焦點請尋找新方法。

中國外交學院(北京)教授蘇浩,批評美國有線電視網(CNN)上週推出網路民意調查:82%的網路投票者認為馬英九必須為其遲鈍反應下台。

雖然民意調查並未宣稱具科學性,蘇浩指控這網路民意調查是白宮指示的戲碼。他說,「美國政府總採取支持台灣海峽現狀的立場。」並提到以含糊不清的國家來定義台灣,其官方名稱為中華民國,島上實行民主的政治體系。
譯註:「干涉它國內政」的口號是弔詭的,例如若有人批判美國CNN針對馬先生應否引咎下台的民調是干涉它國內政,那麼你正在干涉美國的內政。

同時,上個星期難以找到同情馬先生尷尬處境之人。星期六(22),在風災二七紀念會與停駐受災戶收容中心時,馬先生自責的(remorseful)鞠躬與誓言加速重建,根本無法緩和抗議者的情緒。根據《台北時報》(The Taipei Times),一名婦人嘶吼「如果你的親屬死了,你有什麼感覺。如果你不能勝任職務,讓別人做吧。」

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永茂表示,他對馬先生能重拾民眾信心不抱希望,特別是若未來幾週重建與復原不力。他說,「對他(支持度)反彈沒有充分的信心,我對他的處境感到悲觀。」

在野的民主進步黨並未躲避利用馬先生的災難。在野的立法委員上星期考慮進行不信任投票。監察院開始調查高階官員是否有行政疏失。馬先生表示將考慮重組內閣,包括國防部長等三名高官已提出辭呈。

在上星期的訪問,甚是馬先生的擁護者將其視為冷漠的、無決斷力的,與傾向官僚治國(technocratic)言語的。某些人認為他過於自傲於哈佛法學博士,也或許過於熱切對外國媒體表現流暢的英文。在台北餐廳包餃子的50歲女性陳萍蕙(Chen Ping-hui, 音譯)表示,「他生活過得太容易,無法真實感受到其它人的痛苦。」

前國策顧問林火旺在訪問中,描繪馬先生是個聰明與辛勤卻偶爾過於調和的(conciliatory)。他表示,「馬先生的生活是如此有教養與彬彬有禮的,大家都喜歡這位好先生。你可以說,他沒有足夠處理災難的訓練。」林火旺是曾協助馬英九競選台北市長的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譯註:台灣是個多天災與人禍的島嶼,危機管理就是執政團隊的首要任務。如此親近馬先生的林火旺認為他沒有足夠處理災難的訓練,就請這攸關2,300萬人未來的團隊強化危機管理;否則,莫拉克風災不會是台灣人民所面對的唯一災害。

70歲、投給馬先生的退休銀行人員周佳誠(Chou Chia-cheng, 音譯)說,台灣政治化的媒體與渴望權力的反對黨誇大馬先生的失策。「我不確定是否會繼續投給他,但我們應該讓他做完任期。事實是雨下太多,我就認為是馬先生倒楣。」

圖檔
一名馬的支持者周佳誠:讓馬先生做完任期吧!鄉民:請右轉政黑板。(對話由修伯特所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bert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