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表於「TaiwanOnline」,http://www.taiwanonline.cc/blog/blog_99__617.html

〈台灣選舉的地緣政治〉之課題為釐清台灣全國性選舉與政治‧軍事邏輯的地緣政治。追根究底,核心目標是借助政治‧軍事的「首都」防衛邏輯,檢討當代台灣最核心的議題:裂解與崩解台灣的「台北城現象」(參見世界體系的遺緒:台北的興起),解放母土:台灣被抑鬱的生命力。

「首都之所以支配,是因為我們都臣服,讓台灣都站起來吧!」

常言道「選舉如戰爭」,但選舉的嚴重性高過戰爭。當代戰爭有著數百年的交戰法和權力平衡等遊戲規則,力求去血腥化的戰場與打擊要穴的戰法,血流成河的總力戰如過往雲煙;然而,選舉正因為「毫無血腥味」的割喉,讓人們沾沾自喜於和平輪替的煙花之中。殊不知,就因為選舉的正當性遠勝於戰爭,稱王者的價值體系更容易藉著龐大的、令人無所遁形的巨靈,深刻地影響著諸小眾階級的日常生活。這種過程的可逆性極低,低到小眾們扶起正義旗幟的力量都消失無蹤。

運用於選舉研究的地緣政治學,受到二戰後時代氛圍的影響而通稱為「政治地理學」。統計、製圖、尋找諸因果關係與形成原因主導政治地理學的研究,並獲取豐富的成果。問題是,科學研究的最大難題是拋棄總體圖像的想像力,跳脫地圖的天馬行空似乎漸行漸遠。這種背景下,台灣產官學媒多用「南綠北藍」概述台灣的政治板塊,忽略綠營半數得票來自於北部,南方有許多堅強的藍營據點,東部如同清末的地圖是座黑暗之島。這種圖像的最大功能是再製支配者的價值暨永保支配者的勝利結構,重組台灣政治地圖遂成為臣服者再武裝的利器。

重組台灣政治地圖,是理解台灣選舉地緣政治的關鍵!重組的方程式包含一個前提、三重防衛與策略選擇。

前提:支配者的核心關切是首都防衛,最後再補充
防衛:據點防衛、關卡防衛與長城防衛
策略:集中火力與內線作戰


選舉的地緣政治:三重防衛戰

右傾的支配者高踞雄偉的台北城(首都),堅固的城牆帶來無比的安全感。就這層意義而言,支配者的首要關切是「城牆堅固與否」,擴張至整個母土的首都防衛依舊是「城牆」,差別在於城牆的形式:點、線、面的防衛。

「據點防衛」

每一個由城牆環繞的「堅城」都是據點,無數個星羅棋布的據點構成網絡狀的防衛網。平時,據點作為堅定信仰的基地;戰時,據點組成重重的防衛網,即便是敵人大舉入寇包圍之際,據點依舊可憑藉敵後的孤島之利,牽制敵方守軍或主動出擊。

若將堅固的城牆定義為贏得75%以上的壓倒性選票,台灣選舉有著許多散佈各地的堅城據點,下表是近2次同等級選舉的某地資料。

點選可看原始圖檔

乍看之下,會誤以為這是韓國大統領選舉,慶尚南北道與全羅南北道的投票結果,但這兩道因長達兩千年的歷史糾葛、近代的政經結構與當代的政治集團等,才會有逾八成選票集中在特定候選人。

防衛首都的「堅城據點」僅在某區域(該區標榜站起來,走出臣服悲情)就逾2萬2千人。平時,據點傳播支配者的信仰(雖然據點不見得是支配者);戰時,發揮牽制與奇襲之功。這就構成首都的第一重防衛:據點防衛。

(修伯特最近遭畢業論文襲擊,光應付就焦頭爛額,若有富堅或放空回應,敬請見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bert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