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表於「與媒體對抗」,http://www.socialforce.tw/phpBB/viewtopic.php?p=713127#713127
First Salmon Caught in Basel in 50 Years
50年來,首次在巴塞爾釣到鮭魚
德國明鏡周刊,The Spiegel Online
10/09/2008
說明:講到巴塞爾,你會聯想到什麼?我猜,多半的回答是「莫宰羊」或規範全球銀行的「巴塞爾協定」,或許有人知道關乎廢棄物的「巴塞爾條約」。不過看完這篇報導,想必朋友們會對這個位於瑞士、德國和法國交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認識。
其實,德國《明鏡周刊》去年底報導過萊茵河的鮭魚,如今在距離河口1,000公里的巴塞爾釣到鮭魚,可見保育已經收到初步成效。
一位瑞士釣客在星期天釣到「驚奇」。瑞士環境部長星期三確認,這位業餘釣客釣上巴塞爾50年來的第一尾「鮭魚」。
一名瑞士業餘釣客上星期天釣到生平首尾鮭魚,這是巴塞爾50年來的第一尾鮭魚。專家喝采,認為這是協助鮭魚回到巴塞爾的努力生效了,不久後也可能在內陸國瑞士發現大量的鮭魚。
39歲的湯瑪斯‧溫那(Thomas Wanner)告訴當地報社《巴塞爾報》(Basler Zeitung),「這太瘋狂了,到現在我還是難以置信。」星期三,瑞士環境部長確認這尾91公分長的魚是貨真價實的鮭魚。溫那釣到魚的時候以手機拍下,並放回萊茵河支流比爾斯河(Birs River)。
鮭魚回游萊茵河的路徑,請注意巴塞爾(Basel)的位置!
環境部官員艾瑞奇‧史托柏(Erich Staub)告訴美聯社,如此大小的魚溯游產卵前,是沿著萊茵河到大海的。這條穿越瑞士、德國和荷蘭的來回路程約2,000公里。
19世紀,萊茵河的鮭魚多到是窮人家的糧食;1930年代,巴塞爾的鮭魚還算不少,每年約釣到120尾;然而,1958年後就不曾見到鮭魚。
星期天,溫那一開始認為釣到大鱒魚,路人甲注意到溫那而過去幫忙。幸運的是,路人甲歐利佛爾‧施密特(Olivier Schmidt)是業餘釣客,也是巴塞爾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人員,他將照片寄給環境部,以確認是否為鮭魚。
史托柏說,釣到鮭魚很可能是努力的成果,激發鮭魚上溯到瑞士產下5萬個卵。
這也是「鮭魚2000」長程計畫的勝利。20年前所發起的計畫,主要是回應1986年殺蟲劑排入萊茵河的化學災難。德國垂釣運動協會宣稱該計畫是「人類史上最精緻的物種保護措施之一」,萊茵河沿岸國家共同合作清除工業廢水的汙染。
鮭魚近年來在萊茵河的其它河段被目擊。然而,鮭魚從未上溯到巴塞爾。
-----我是去年12月報導的分隔線-----
FISH TAXIS?
Despite Investments, Rhine Salmon Face a Difficult Migration
萊茵河鮭魚的回游難題
德國明鏡週刊,Spiegel Online
Jochen Bölsche, December 24, 2007
說明:德國《明鏡週刊》的文章真令人回味無窮,且因篇幅較長,故能巨細靡遺地完整描述某個故事。也因此,本譯文也不需要說明或註解。
若你是條試圖回游到萊茵河的鮭魚,現在真不是個好時機。儘管近期的改善,萊茵河的數個河道仍不適合魚類回游;目前法國正提出短程交通服務,以協助鮭魚通過水力發電站。
鮭魚善於跳躍過小瀑布,不過難以飛躍大型水壩。
廿年前,環保政治人物異想天開。曾經被漁夫稱讚為「魚中之王」,卻幾乎從萊茵河絕跡的鮭魚,應該再次暢遊整個水域,回到黑森林、佛日山脈(Vosges Mountains)與瑞士阿爾卑斯山等的產卵之地。
自萊茵河沿岸國家執行「鮭魚2000」計畫20年來,這個夢想幾乎成真。因著數十億歐元污水處理系統的投資,甚至長期以廢污水聞名的魯爾河流域都那麼清澈,足以讓首批鮭魚於此再次茁壯。當地報紙《西德匯報》宣稱:「這比童話故事更為美麗。」
全部185,000平方公里的歐洲大河流域,萊茵河支流的障礙被移除且水域被施放魚苗,經過數年於北海的成長茁壯後,這些回游魚類將出於本能地回到各自的出生地。瑞士聯邦的環保官員如此表示:「超過50萬年」的出生地。
有著一世紀來以鮭魚為主要漁獲的上萊茵河漁民的瑞士,對該物種保育計畫的結果感到失望,雖然該計畫也禁止北大西洋與淺河道區域捕撈鮭魚。德國垂釣運動協會宣稱該計畫是「人類歷史上最精緻的物種保護措施之一」。
身為歐洲環保標竿的瑞士,斥資數百萬讓魚類能通過境內的河流,並為全長1,320公里萊茵河流域的5%鮭魚群路線努力。不過,位於伯恩的聯邦環保辦公室抱怨瑞士是「繼盧森堡後,唯一仍無法慶祝讓鮭魚成功回游的國家」。結果是,生態學家眼中生生不息的在地穩定鮭魚魚群之夢想,瑞士仍有一大段路要努力。
那麼環保運動者認為誰是兇手?答案是巴黎。問題出在長達100公里的法、德邊界的南方上萊茵河流域。在這些流域的鮭魚、鱒魚和其它回游魚類,必須穿越被德國垂釣運動協會描述為「致命火網」的流域:屬於法國國有能源獨占公司法國電力的一長串水力發電站。在缺乏魚梯的情況下,這些轉動的渦輪正是引導魚類回游的唯一路徑。
有多少在河流活動的小魚被發電站的渦輪劈成壽司?根據國際萊茵河保護委員會的研究:在該段水域回游小鮭魚的死亡率介於26-40%。鰻魚的死亡率更高,約74-90%。國際萊茵河保護委員會表示,這樣的死亡率對任何物種的血統有「毀滅性的影響」。
這些水力發電廠妨礙從海洋到鮭魚因襲產卵區的返家路徑。即使肌肉發達並能跳躍數公尺高的閃耀動人的銀色鮭魚,面對法國電力在上萊茵河11-16公尺的高聳水壩仍束手無策。
環保運動人士與政治人物激烈地抗議法國電力策略性地緩建更多魚梯。目前僅設置兩座魚梯,一處是德國依費茲海姆,另一處是法國蓋姆斯海姆的水力發電站,總經費約為2,950萬美元。2007年11月,萊茵河流域國家的部長們決定在2015年前,於法國史特拉斯堡的新水壩設立可讓魚群回游的系統。
但僅限於此。從經濟的理由考量,年營業額高達886億美元的法國電力,拒絕在各斯海姆、萊努、梅扣斯海姆與孟谷等發電站增設魚梯,長期而言這些設施也會因免稅而回本。
相反地,該企業欲在第一道水壩障礙前捕捉鮭魚,繞過所有法國電力的水力發電站,透過油罐車將其運送至巴塞爾。該企業宣稱,鮭魚「計程車」已經成功地在加倫河40公里的河域測試。這項提議被環保專家嘲弄,稱之為「荒謬的」和「全然違反自然」的愚蠢。環保雜誌《自然與寰宇》贈予法國電力總裁皮爾‧加多內(Pierre Gadonneix)諷刺的「當月最出捶」。
波光潾潾的萊茵河水面;水底下,對鮭魚卻是步步殺機。
批評家表示對萊茵河的鮭魚而言,加倫河是個測試的濫地方。兩個「計程車」點之間沒有可以到達產卵區的法國河流流域。相反地,沒有人知道鮭魚將需要回游到萊茵河的哪條支流,以回到出生地產卵。福萊堡的湖泊學家約格‧朗格(Jörg Lange)表示,「也許鮭魚們要到歐色海或伊友,金吉希或德瑞森。」
此外,朗格認為這「不僅關於鮭魚」,還可作為一種象徵與指標。萊茵河沿岸國家目前正建立更大的目標「鮭魚2020」:所有水域也應該讓鰻魚、八目鰻、鱒魚與美洲西鯡等其它長程遷徙的魚類通過。在那兒,鮭魚可以產卵,海狸與翠鳥也能重新安居。
若法國電力拒絕支付更多魚梯,國際萊茵河保護委員會估計總經費約8,850萬美元,回游的鮭魚可能變成最新的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犧牲者。
1919年的《凡爾賽和約》,法國被授予使用上萊茵河水力發電的獨占權。拒絕建立更多魚梯的國有法國電力,可訴諸法國政府在1950與1960年代授予的有效執照。該執照在2028到2048年間第一次期滿,且絕對不會受到任何環境條件的影響。
法國蓋姆斯海姆水壩,一條鮭魚正穿越魚梯
與此同時,不滿的瑞士人相信他們發現合法的手段,讓他們能迫使法國電力在環保上讓步。瑞士擁有20%坎伯世發電站的股權,該發電站是座落於萊茵河邊界的法國最南端與最古老的,執照在1932年取得,並於2007年期滿。
重發執照的過程中,由七個瑞士環保組織組成的聯盟要求法國電力,讓更多大量的河水流入坎伯世的萊茵河原始河床,該處絕大部分萊茵河水直接流入亞爾薩斯的大運河。因著運河之利,舊萊茵河的河床有時幾乎是乾枯的。
舊萊茵河的新生不僅讓鮭魚無障礙地在45公里長的河流中回游,直抵64公頃的產卵地。透過河流系統的重新自然化,熱情的環境科學家朗格表示,這同時能創造「中歐的防洪、自然保育與在地特殊休憩之綜合體」。
環境運動者宣稱,若法國電力從坎伯世運河抽取三倍最小流量到舊萊茵河,會因為面臨某種程度的損失而抗拒這項改變。法國電力也質疑瑞士能在核發執照過程的控訴能力,甚至舉出該行為可能傷害法國的「領土主權」。
瑞士自然保育暨漁業組織為了本身利益也宣稱,有環境意識的瑞士是「全然的遵守從巴塞爾以下的水域」,並在萊茵河保護委員會有強烈的利益。讓河水適合回游魚類生存也是歐盟水架構指令的目標。
瑞士環保律師託貝西‧溫徹爾(Tobias Winzeler)並不願意讓法國提及88年之久的《凡爾賽和約》立場。考量所有自一次世界大戰後通過的環境保育法,法國「不僅能墨守陳規於許多條文已經過時的和約」。
若溫徹爾的論據並未被接受,更多鮭魚會因《凡爾賽和約》而喪命。
留言列表